司州,河南尹,陆浑县。
自汉中之战爆发以来,毗邻汉中的司州百姓,就成了被征发徭役的最主要对象。
当时担任陆浑长的张固收到命令,在县内大肆征召丁夫前往汉中,为曹军运输粮草。
所谓陆浑长,也就是陆浑县城的最高统治者。
之所以称为陆浑长而非陆浑令,乃是因为按照秦汉官制,辖地百姓万户以上设县令,以下设县长。
二者都是一县最高长官,县令俸禄秩六百至千石,县长俸禄却只有三百至五百石。
陆浑县户口不足一万,也就是说总人口加在一起都没有五万,乃是实打实的小县。
时有县中豪杰孙狼,因不堪繁重徭役揭竿而起,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县衙,杀死陆浑县主簿,啸聚一方。
孙狼杀死了县主簿以及众多贪官污吏以后,看着残破不堪,宛若断壁残垣的县城,忍不住叹道:“我等举兵杀官,实为无奈之举。如今陆浑残破难以久居,更兼此地又紧邻雒阳,消息传到曹操耳中,其必遣大军前来围剿。”
“以我等微末之力,如何能够抵挡朝廷大军?”
孙狼激愤之下举兵造反,杀官以后却又有些后悔,不知道未来出处究竟在哪里。
时有县中投效孙狼的官吏,看着孙狼满脸迷茫,却是说道:“当今天下三分,最强者自然是占据北方的魏王,此外刘备占据益州与半个荆州,孙权占据扬州、交州与半个荆州。”
“将军既然已经杀官造反,自当另投另外两位诸侯。”
孙狼眼睛大亮,急忙问道:“刘备、孙权二人,谁为明主?”
那人几乎毫不犹豫地说道:“孙权能够虎踞江东,不过依仗父兄威名罢了,如何能与汉中王相提并论?”
“自汉中王占据益州以来,先于汉中大败魏王;后命关羽率兵北伐,水淹七军,擒于禁,斩曹仁,破襄阳,威震天下。”
“今之汉中王,已有鲸吞天下三兴大汉之势,真乃雄主也。”
孙狼听得热血沸腾,急忙道:“既如此,我这就前去投效汉中王!”
那人却是劝道:“将军不可。”
“汉中王何等身份?若贸然前往投效,未必能得重用。况且此地距离汉中较远,我等恐怕尚未抵达已经被魏军剿灭。”
孙狼急忙问道:“如此又当如何?”
那人沉思半晌,道:“自汉寿亭侯攻破樊城、襄阳以后,南阳郡恐怕已经是其囊中之物。陆浑县城毗邻南阳,将军何不派人前去表达依附之意?若能迎接汉寿亭侯入司州,将军也足以名留青史!”
孙狼闻言大喜,当即采纳其策,让人带着钱财与书信前往拜见关羽。
不仅仅是孙狼这支农民起义军,此前饱受曹仁压迫,被逼逃入山中为匪之人,得知曹仁兵败身死的消息以后,也都纷纷前来投靠。
关羽也采纳了蒯焕的建议,对于这些山贼、义军全都来之不拒,根据这些人的势力大小,非常慷慨地各自授予印绶。
一时间,整个南阳郡,乃至许昌以南与雒阳以南,所有山匪义军全都遥受关羽印绶。
甚至于,就连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,以及南阳郡西侧的南乡太守傅方,纷纷投靠关羽。
所谓南乡郡,也就是曾经南阳郡的西部。
至此,荆州全境都脱离了曹魏的掌控,而且各地遥受关羽印绶,叛乱不休的山匪、义军,几乎已经威胁到了许昌与雒阳的安全。
时天子在许昌,曹操因汉中之战的落败退守长安,当关羽水淹七军,庞德、于禁、吕常投降,曹仁战死,满宠被俘的消息传到长安以后,本就因为汉中之战战败而有些郁郁寡欢的曹操,只觉头痛欲裂,大叫一声“痛煞我也”,直接昏迷了过去。
如今的局势,对于曹魏而言,比起原本历史上更加糟糕。
特别是曹仁的战死,更让曹操这位兄长痛彻心扉。相比起来,襄阳守将吕常投降,反而算不得什么了。
曹操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,自然知晓樊城失守以后,成为一座孤城的襄阳根本守不住。
唯一让他感到不可置信的却是,于禁这位元从肱股之臣的投降。
庞德、吕常投降他不感到惊讶,唯有于禁的投降,曹操实在难以接受。
曹操正是因为承受不住种种打击,老毛病头疼又犯了,才在气急攻心之下,直接昏迷了过去。
“魏王!”
“魏王!”
“魏王!”
“速传太医!”
曹操昏迷的同时,襄樊战场的种种战报,也在曹魏诸将与谋士之中传开,所有人看到了关羽那夸张的战绩以后,全都震惊不已。
甚至于,隐藏在震惊之后的还有深深的恐惧。
曹魏接连大败两场,先后折损了夏侯渊、曹仁这两位宗室大将,还有于禁、庞德、吕常投降,满宠被擒。
许多得知消息的曹魏臣子,都有种天塌地陷的感觉。
曹魏如此规模的损失,丝毫不亚于夷陵之战刘备的损失,只是相比起家底较为薄弱的蜀汉,曹魏底蕴更加深厚罢了,能够很快从其余地方选拔人才,将损失弥补起来。
曹操昏迷之际,隐约看到自己身旁站着两具无头尸体,顿时将曹操吓得面如土色。
“尔等何人!”
“许褚救我!”
曹操惊恐难以名状,还以为是被自己杀死的敌人前来复仇,只得色厉内荏地喝问。
“兄长,我死得好惨啊!”
恰在此时,左边那具无头尸体居然发出了一道熟悉的声音,曹操急忙望去,却见尸体右手之上提着一颗脑袋,正是夏侯渊!
“妙才,是你吗?”
看着那张满脸血污的头颅,曹操只感觉自己内心被狠狠触动,也顾不得这是一具无头尸体,快步走到夏侯渊身前,脸上满是悲痛。
后世很多人,甚至认为夏侯氏亦为曹魏的宗室。
这种说法并未毫无道理。
曹氏与夏侯氏本就是沛国谯县的名门望族,二者之间更是世代联姻,族内子弟几乎都是血脉姻亲,这也让两大家族之间的友谊,深厚到无法想象的程度。
在裴松之给《三国志・武帝纪》做注解的时候,还引用了《曹瞒传》和《世说新语》里面的内容,其中记载:嵩,夏侯氏之子,夏侯惇之叔父。太祖(曹操)与惇为从父兄弟。
也就是说,从血缘关系上来讲,曹操与夏侯惇、夏侯渊是正儿八经的堂兄弟,反倒是曹仁、曹洪等名义上的堂兄弟,与曹操之间的血缘关系没那么近。
陈寿在编撰《三国志》记叙曹氏宗族大将的时候,把夏侯惇、夏侯渊、夏侯尚与曹仁、曹洪、曹休、曹真等人并列,也算变相承认了这种说法。
从这方面来讲,夏侯渊不仅是曹操的堂兄弟,而且在曹操年轻于县内犯下重罪的时候,还曾替曹操顶罪,是曹操前后奔波,左右打点,才让夏侯渊幸免于难。
二者之间的关系,已经亲密到无可附加。
不仅如此,曹操自陈留起兵的时候,最开始就连曹氏都没有鼎力支持,反而是夏侯渊、夏侯惇兄弟二人前来投奔。
因此曹操得势以后,对于夏侯渊、夏侯惇两兄弟的器重,丝毫不下于曹仁等曹氏诸将。
这也是为什么,当曹操得知夏侯渊战死定军山以后,悲痛无比,居然会亲自领兵跋山涉水与刘备作战了。
只可惜,曹操亲自前往汉中,也未能替夏侯渊报仇雪恨,这已经成为了曹操的一个心结。
此时忽然看到提着自己脑袋的夏侯渊前来,曹操居然忘记了恐惧,上前握住了夏侯渊的手。
“妙才,为兄对不住你啊,没能为你报仇!”
话刚出口,眼泪便已如洪水决堤。
“兄长,我死得好惨!”
就在此时,另外一具无头尸体提着的脑袋也开始说话,曹操转头看去,发现那具无头尸体居然是族弟曹仁。
“子孝!”
“子孝啊!”
曹操看着曹仁的惨状,再次泪崩,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嚎啕大哭起来。
“妙才!”
“子孝!”
“为兄无能啊,没有为你们报仇!”
世人虽然对曹操的风评不太好,不过纵观曹操一生,对于宗室将领以及最早跟随自己之人,都非常重义气,待他们甚厚。
就算是那些早期跟随曹操起兵,没有太多功勋的沛国同乡,曹操也是对他们恩宠有加,颇为放纵。
夏侯渊与曹仁的先后战死,的确让曹操极度伤心,对于这位老人的打击无比巨大。
床榻边。
夏侯惇和御医们守着昏迷的曹操,根本不敢离去。
忽然间,他们看到昏迷的曹操口中不断呼喊着“妙才”与“子孝”,眼角还有泪水不断流出。
众人见状,尽皆心中戚戚然。
他们知道,魏王这是因为想起两位战死的族弟,才会如此悲痛。
“妙才,子孝,你们别走,让为兄再看看你们!”
曹操猛然从床榻上坐了起来,嘴里大声喊着,眼中泪水朦胧。
“兄长,你做噩梦了?”
曹操略显迷茫地看向夏侯惇那张担忧的脸庞,而后紧紧将其抱住,失声道:“元让,孤梦见了妙才与子孝,他们浑身血污地提着自己脑袋说那边很冷,说自己死得很惨,让孤为他们报仇!”
夏侯惇想起了夏侯渊与曹仁的死,也不免悲从心来,反手抱住曹操,道:“兄长当保重身体,妙才与子孝的仇可以徐徐图之!”
曹操终究乃是一代枭雄,发泄完自己的情绪以后,当即抹掉眼泪,很快就恢复了平静。
他顾不得身体的虚弱,急忙从床上坐了起来,而后屏退御医,命人召集群臣前来议事。
“汉中之战结束以后,孤屯兵长安,本为防备刘玄德。”
“未曾想,关羽居然能以三万兵力,在襄樊战场打出如此辉煌战绩,当真令孤感到惊骇。”
“今南阳失守,邺城以南盗匪纷纷依附关羽,甚至就连旧都雒阳都岌岌可危。”
说到这里,曹操目光如电,道:“至于雒阳,孤并不担心,只因武关尚在,且颍川仍在大魏手中。关羽若欲北伐,必然首攻许昌!”
“只待孤领兵前往雒阳,些许宵小之辈可一战而定。”
“只是许昌实乃紧要去处,若许昌告破,天子与百官为关羽掳走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”
“关羽锋芒太甚,恐难与其争锋。孤欲迁都别处,以避关羽锋芒,诸卿以为如何?”
许昌位于颍川郡,乃是司州、兖州、豫州、荆州四州的交汇之所,曹操此前定都许昌,也是为了能够居中稳定四州之地,也足以见曹操有鲸吞天下的野心。
只不过,以前颍川郡还有南面的南阳郡作为屏障,并不担心来自南方的威胁。
可是现在,随着襄樊之战曹魏的大败,南阳各地山匪、义军,乃至官员、百姓都纷纷依附关羽。
没有了南阳郡这个屏障,关羽就能长驱直入率兵杀入颍川郡,兵锋直指许昌。
若换做是曹操年轻锐气正盛的时候,纵然局势再如何糜乱,也不会避关羽锋芒,反而会与之死磕。
可惜先后经历过赤壁之战与汉中之战以后,两场大败彻底浇灭了曹操的雄心壮志。
夏侯渊与曹仁的先后战死,也让曹操心力交瘁。
如今的曹操已经年迈,进入了风烛残年的岁月,不愿太过冒险,才会想着迁都以避关羽锋芒。
蒋济闻言,急忙劝道:“都城乃国之根本,岂能随意迁走?”
“若此时迁都,天下之人必以为大魏气数已尽,关羽、孙权更会乘胜追击,如此淮南之地将尽落敌手矣!”
曹操叹道:“奈何我军屡败,关羽凶猛,无人可制,孤无退敌之策啊。”
司马懿上前说道:“于禁等为水所没,非战攻之失也,於国家大计未足有损。刘备、孙权,外亲内疏,关羽得志,权必不愿也。”
“依臣之见,大王可可遣能言巧辩之士前往东吴劝说孙权,许诺割让江南之地并以天子名义封赏孙权,命其领军攻关羽后路,则许昌之危自解矣。”
“待其首尾不得兼顾之际,大王再亲自领兵前去夺回南阳,如此关羽何足畏惧?”
PS:今天两章合一一起发,新书各种求评论、票票、评分,尽量打高分哈,拜托了!